提起畢加索與馬蒂斯,你想起了什么?
相信很多人會說:
抽象
左:畢加索《瓦洛里斯》右:馬蒂斯《伊卡洛斯》
“馬蒂斯:色彩;畢加索:形式。兩個偉大的流派,一個偉大的目標。”抽象派先驅康定斯基曾這樣評價兩位大師。
馬蒂斯與畢加索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兩位畫家,他們的作品對藝術發展和審美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不僅改變了藝術的形式和表現方式,還激發了無數藝術家的創作靈感。
馬蒂斯的色彩:自由與大膽
以馬蒂斯為代表的野獸派畫作的顏色十分艷麗、濃烈,且不同色彩之間的對比十分鮮明,而具體所繪之物往往被處理得較為抽象與夸張,所以,初看之下,往往會帶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
馬蒂斯曾說“色彩的目的,是表達畫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即用簡單的方式抽象表現人或物的形態,并大膽地運用色彩構成視覺沖擊,也正是這種別具一格的藝術表現方式使得馬蒂斯的作品有了自己獨特的魅力。
畢加索的線條:解構與重構
畢加索的作品以其立體主義風格著稱,這種風格通過重新組合和分解物體,創造出獨特的視覺體驗。他的畫作常常給人一種夸張而怪誕的感覺,這種先鋒創新的藝術手法挑戰了現代都市的規章秩序,展現了一種超越現實的藝術視角。
1907年他創作的名畫《亞維農少女》被眾多學者們認為是 “立體派”的第一件宣言式作品,預示著一種新的、更為自由地繪畫革命即將展開。
以抽象展示先鋒
因此,畢加索和野獸派的作品因其先鋒創新和對傳統藝術形式的挑戰,給人一種抽象的感覺。他們的作品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思想上的啟迪,引發世紀初最受矚目的現代藝術運動,帶領觀眾進入一個更加自由、多元的藝術世界。
嘉寶莉,向大師致敬
2025年嘉寶莉文創設計是對馬蒂斯和畢加索兩位藝術大師的致敬,也是對現代藝術的一次深刻探索。從馬蒂斯的作品中汲取了色彩的靈感,從畢加索的作品中借鑒了線條的表現力,創造出專屬于嘉寶莉的抽象藝術,帶來具有視覺沖擊力又富有情感表達的視覺語言。
同時延伸出涂料的各種使用場景,展示嘉寶莉在不同平面用涂料“裝飾和保護我們熱愛的世界”。
各種文創周邊也制作完成,即將發布!
當藝術掙脫畫框的束縛,當涂料與藝術產生鏈接,無需讀懂立體主義的深奧,不必復刻野獸派的筆觸,只需用色彩與線條的碰撞,你便能感受到藝術與生活的融合。
嘉寶莉亦希望通過文創傳遞出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即通過色彩和藝術,我們可以裝飾和保護我們所熱愛的世界。